铜铸件常见缺陷主要分为表面缺陷、内部缺陷和形状尺寸缺陷,其预防与控制需从熔炼、制模、浇注、冷却全流程入手,核心技术如下:
原材料控制:选用纯度≥99.5% 的电解铜,辅料(如脱氧剂、合金料)需符合 GB/T 5231 标准,禁止使用受潮 / 氧化的原料。
制模工艺:根据铸件尺寸选择工艺(小件用金属型,大件用砂型),砂芯需经 200-300℃烘干,确保含水率≤1%。
浇注监控:实时监测铜液温度(用热电偶),避免超温(防止晶粒粗大)或低温(导致流动性差),浇注时避免浇口堵塞。
后处理检查:铸件冷却后,采用无损检测(UT 超声检测内部、PT 渗透检测表面),不合格件需分析成因并优化工艺参数。